挖掘民乐文化,弘扬民族传统
| 招商动态 |2016-12-07
挖掘民乐文化,弘扬民族传统
刘俊忠
民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悠久的历史使这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分水岭以北、东
邻山丹,西接肃南,南倚青海,北通甘州。全县辖6镇、4乡、1社管委,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多,总面积约3678平方公里。这里曾以广袤的天然牧场和险要的军事重地闻名遐迩,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从以下方面与各位一起分享民乐文化。
曾经在民乐这块土地上有过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他就是韩正卿。1972年8月,韩正卿调任中共民乐县委(1970年成立)书记、县革命委员会(1968年2月成立)主任。此时,全民经济缓慢起步,以农业为主,工业刚刚兴起,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民乐人民经受干旱折磨,群众生活十分困难。8年的工作中,他领导全县人民大搞水利建设、兴修道路、林业建设。其中,兴修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座。大搞平整田地建设之后,粮食总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基本上解决了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并在1995年获全国“扶贫状元称号”。他在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环境等,始终把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带领广大干部,走出一条在特殊背景下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正确道路,并有效调动各级党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克服困难,完成目标。始终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的工作中,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望。在艰苦的岁月中,带领全县领导干部,不仅创造了经济建设的辉煌,更磨练出了“创业为先,民生为本;苦干为乐,清廉为荣”的韩正卿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
民乐的旅游文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扁都口是通往甘青的咽喉和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群峰叠蟑,山峰突起, 云雾缭绕,天气变化多端。山峦起伏高不可攀,山谷幽深谷底难觅,令人叹为观之,敬畏无限。扁都口大峡谷两侧满目金黄的油菜花一望无垠,蜂飞蝶舞,芳香四溢,甚为壮观。微风过处,一道黄波金浪掠过你的眼前,花香扑鼻而来。一抹斜阳夕照晖,置身其中。闻着花香,呼吸着田野的清新空气,顿感凉爽宜人,心旷神怡。这里曾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有河西走廊南大门之称,是历代封建王朝设防的重地。张青公路(G227线)经过扁都口与兰新铁路相接,交通便利。现在国家省委正在规划修建张扁高速,更有利于民乐未来经济发展。每年一度的旅游观光文化艺术节、登山大会和滑雪节在扁都口召开,引来无数游客。扁都口生态旅游休闲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十佳旅游景区、是甘肃省登山户外基地、是休闲度假避暑游览的理想境地。不由发自感叹:江山如此多娇,民乐更是多娇!
民乐历史文物、古建底蕴深厚。2009年在六坝镇五坝村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群,出土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将民乐历史推前到4200~4300年之间。考古资料证明,属四坝文化类型的东、西灰山遗址所处的年代,应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属早于青铜器的砷铜时期。东灰山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和畜牧,农业生产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小麦、大麦、黑麦、高梁、栗(谷子)和稷(糜子)等五种农作物遗存,在同一遗址中发现,在全国还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属罕见,意义十分重大。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我县境内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较高的价值。民乐县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四大宗教。宗教活动场所有:佛教(圣天寺、童子寺、圆
通寺、青龙寺、海潮寺、石佛寺);道教(六坝北极宫);伊斯兰教(西关清真寺);天主教(杨坊天主教堂)。还有东西灰山遗址、汉明古遗址、八卦营古城遗址、永固城遗址、南古城遗址、六坝圆通寺、四家魁星楼、八卦营汉墓群、圣天寺、童子寺、青龙寺、石佛寺、土牛城遗址、娘娘坟、黑风洞、三台阁、上花园戏台、列四坝聚风楼、林山堡玉皇阁等重点文物遗址。
民乐的民俗风情也是很有意义的。秧歌子(俗称社火)一般由各乡村、街道和民间团体进行组织活动。秧歌子是一种以化妆、穿成奇异的服装,打击乐伴奏的跑跳集体舞。领舞者为指挥,此角色—般由善于言辞又灵活多变者扮演(俗称高爷匠),还有青天大老爷、衙役、棒槌娃子(男子)、花丫头(女子)、狮子、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西游记师徒、东游记八仙)等组成。这项民间活动至今仍然流传,多在正月通过走街串巷进行表演。农村里,流传着一种“踏狮子”(也就是人装扮地狮子在宅子里耍几圈),据说是“辟邪祈福”的意思,愿来年的生活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健康。圣天寺庙会是民乐县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保留了众多的民间艺术、民间手工艺的原生形态,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对保护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圣天寺庙会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四月初八、七月十五、九月十五等重要日子举行。因四月八为释迦摩尼佛成道日,有“浴佛节”之称,所以四月八庙会最为盛大。每逢庙会,香客们祭拜佛,祈福消灾、求子嗣、祛病痛、求吉祥平安等。整个庙会仪式庄严隆重,场面壮观,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全场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民乐还有遐迩闻名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乐顶碗舞是一个集民族性、地域性、民间性、技巧欣赏性与杂技为一体的集体舞,动作优美,技巧娴熟,起卧自如,舒展大方,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是流传于民乐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据民乐县志记载,顶碗舞最早为清乾隆年间民乐汤庄驻军梁军门的部队所留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跳舞者头顶瓷碗,口衔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舞时磕动“口条”敲击头上的瓷碗。同时,用筷击碟,表演各种舞蹈动作,碗却始终稳稳地“端坐”在舞者头上。以传统秧歌十字步为基调,再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垫步”、“斜后点步”及“云步”的交叉使用,使场面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舞蹈的地方特色更加浓郁。挖掘、抢救、保护民乐顶碗舞,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民乐皮影具有民俗性、群众性、融合性之特点,具有很高地工艺美术及文学艺术价值。皮影戏源于中国古都长安,盛行于唐宋。皮影戏是最早的映像艺术,是电影的开山鼻祖,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文化的活化石,民间称其为“牛皮灯影子”。早在清代初期,皮影戏就传入民乐,历经清代、民国。五、六十年代,三堡皮影戏班除在民乐境内演出活动外,还远赴酒泉、青海等地演出。顶碗舞、皮影戏都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逐步申请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水陆画,是民乐县博物馆藏品的一大特色,它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水陆道场)时供奉的宗教画。这些水陆画皆为明清遗物,以绢、布为本,用金银粉、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颜料描绘,颜色至今仍鲜亮如故。工笔重彩,色彩绚丽,堪称珍品。在中国宗教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被称之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是河西地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宗教文化、民俗信仰、服饰装潢、绘画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还有竹马舞、古建筑木雕技艺、古建筑绘画技艺、石窟壁画技艺、制褐工艺、芨芨草编技艺、民间工艺刺绣、木塑画、奇石根雕、民歌、秦腔等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民乐民间故事也是丰富多彩。民乐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它们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和物与物之间的种种关系。民间历史故事有霍去病西征的古战场、张骞出使西域、东晋高僧法显西行、隋炀帝西巡途径的大都拔谷、王进宝鞭扫大草滩、王震将军解放河西、解放军西进路过扁都口攻占民乐城,这是民乐历史的见证,也是很有价值的史料,是民乐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的不可或缺的一笔。民乐县还出现过一些历史人物,如沮渠蒙逊、哥舒翰、马札尔台、何琯、杨如桂、康国柱、“韩氏”三提督、周蕙、贺锦等。民间传说有《高旺兵伐扁都口》、《老君爷赶石头》、《洪水桥的故事》、《娘娘峰传说》、《黑风妖洞传说》、《圆通塔的传说》、《沈家活财神》、《诸葛碑传说》等。挖掘、整理民乐民间故事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民乐历史,弘扬民乐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民乐民间故事也正在退化,大多数已失传。
民乐的土特产及地方风味家喻户晓。民乐大蒜,因皮色紫红,瓣如莲花,故又名紫皮莲花瓣大蒜。这种蒜,头大、瓣大、蒜汁浓厚、味重而美,畅销外地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获得了国家、省、市的奖项,是甘肃省传统的土特产。银河集团生产的银河粉丝、银河拉面,滨河酒厂生产的九粮液、滨河粮液、九味国香、酒道、陇派等系列的酒销往外地,荣获“中国驰名品牌”、“中国名牌产品”、“中国科技进步成果奖”、“甘肃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黄参、板蓝根、青稞、珍子、搓鱼子、金陇食用油等都有了自己的商标包装,并开始走入市场。民乐大馍馍(俗称大供养),是祭奠死人的供品,吃起来也是不错的。还有和停子、灰碱面、搓鱼子、烧盒子、油糕、粉皮面筋、曲曲菜、沙葱、羊胡子等。近几年的民联羊羔肉、丰乐张卤鸡也小有名气了。
如今的民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园;扩建马铃薯、啤酒大麦、中药材以及养殖业的特色生产基地,建设电动汽车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不断壮大微小企业发展;打造生态度假旅游区、生态休闲旅游区、金山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六坝现代工农业观光旅游区,彰显林海幽谷、田园牧歌、金山古寺、观光农业旅游特色,扩大对外产业,科学发展,坚持招商引资。如今民乐的高楼一幢连一幢,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保障房不断加大。新建成的西区,扩建的民乐公园与圣天寺、滨河大道相接以及北区生态园更是休闲散步的好地方。目前形成了以医疗、住房、行政办公、文体教育、交通为一体(民乐县妇幼保健院、防疫站、中医院、惠泽园、民泽园、驿都商城、锦绣家园、人社局、烟草局、交通局、教体局、解放河西纪念馆、民乐二中、民乐县全民健身中心、三馆建设、规划金山路、临松路、乐民路、嘉园路贯通环城路)的城北新区。
我们必须自觉践行“三提三创”,聚焦“三大转型”、聚力“三县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认真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文化内涵。为建设和谐金色民乐、魅力文明生态民乐、宜居宜商宜游生态文明县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而努力奋斗!